
如何将地域文化符号融入泰州品牌设计中
在长江北岸的历史长河中,泰州这座承载着2100多年文明的“祥泰之州”,积淀了深厚的地域文化。从“三水交汇”的地理奇观,到郑板桥书画的艺术风骨;从溱潼会船的民俗风情,到梅兰芳京剧的国粹魅力,每一处文化符号都蕴含着独特的精神内核。在品牌经济时代,将这些文化符号融入品牌设计,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一、精准筛选地域文化符号:构建品牌文化基因库
1、系统梳理文化符号体系
泰州的地域文化符号犹如一座丰富的宝藏,涵盖历史、民俗、艺术等多个维度。在历史文化层面,“三水文化”作为泰州的核心标识,长江的雄浑、淮河的激荡、运河的蜿蜒在此交汇,孕育出独特的水运文明与盐商文化。溱潼古镇的明清建筑群,以青砖黛瓦、雕花门窗展现古代建筑智慧;而泰州作为古代重要的盐运枢纽,盐仓、运盐古道等遗迹承载着辉煌的商业历史。
民俗文化领域,溱潼会船节堪称泰州的文化名片。每年清明时节,千船竞发、锣鼓喧天的壮观场景,不仅是水乡人民祭祀祈福的传统活动,更蕴含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内涵。此外,姜堰面塑以其栩栩如生的造型、兴化草编凭借精巧的工艺,都成为极具辨识度的民俗符号。
艺术领域中,“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的书画艺术影响深远。其“六分半书”的独特字体、“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以及笔下竹、兰、石的高洁意象,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更是让泰州与国粹文化紧密相连,京剧脸谱、戏服纹样等元素同样具备极高的设计价值。在品牌设计前期,需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非遗传承人访谈等方式,系统梳理这些文化符号,建立包含图形、色彩、故事、工艺等要素的数字化符号库,为后续筛选提供坚实基础。
2、基于品牌定位的精准匹配
不同类型的品牌需根据自身定位,筛选适配的文化符号。以旅游品牌为例,泰州文旅集团推出的“水城水乡”品牌,选取溱潼会船节的船只造型、凤城河的蜿蜒轮廓、千垛菜花的金色花海等符号,通过动态插画与航拍实景结合的方式,打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宣传海报,成功吸引年轻游客群体。2023年该品牌推广后,泰州旅游人次同比增长32%,其中18-35岁游客占比提升至45%。
食品品牌则更注重挖掘味觉背后的文化故事。“泰州早茶”区域公共品牌,将蟹黄汤包“皮薄如纸、汤足如泉”的特点与早茶文化结合,在包装上绘制老茶馆场景插画,搭配“烫干丝的刀工”“鱼汤面的熬制”等工艺图解,既展现了美食魅力,又传递了闲适、精致的生活态度。文创品牌可深度融合艺术符号,如某工作室推出的“板桥竹韵”系列文具,将郑板桥画竹的笔触转化为笔记本封面纹理,搭配“六分半书”字体设计的标语,上市后迅速成为文化爱好者的收藏首选。
医药健康品牌则需从文化符号中提炼健康理念。某本土药企以“三水滋养”为灵感,将水波纹抽象为品牌标识的核心元素,同时在产品包装上采用蓝白配色,呼应水的纯净与医疗的专业,塑造出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
二、创新设计手法:让文化符号焕发时代生命力
2.1抽象简化:传统元素的现代转译
直接应用传统文化符号可能导致设计过于具象、缺乏现代感。通过抽象化与简化处理,能够保留符号神韵的同时,符合当代审美趋势。例如,溱潼古镇的雕花门窗图案结构复杂,设计师可提取其几何框架与对称美学特征,简化为线条化的装饰纹样,应用于酒店标识或文创产品边框。郑板桥画竹的繁复笔触,可抽象为简洁的线条图形,作为茶叶包装的主视觉元素,既体现文化底蕴,又避免视觉信息过载。这种设计手法在泰州某高端民宿的品牌设计中得到成功应用,其标识以简化的凤城河轮廓为基础,融入抽象化的船帆元素,整体造型简约大气,荣获2024年江苏省旅游品牌设计金奖。
2.2融合重构:跨界创新的符号表达
将不同领域的文化符号进行融合与重构,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品牌视觉语言。泰州某文创品牌推出的“戏韵水乡”系列产品,将京剧脸谱的色彩与线条,与溱潼会船的船只造型相结合,设计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感的书签、丝巾等产品。旅游宣传中,某策划团队将千垛菜花的垛田形状与水波纹融合,搭配动态光影效果,制作出沉浸式AR海报,用户扫码即可观看虚拟会船在金色花海中穿行的场景,实现文化符号的数字化创新表达。
2.3色彩赋能:文化意象的视觉强化
色彩是文化符号表达的重要载体。泰州的地域文化色彩可从自然景观与人文传统中提炼:从凤城河的碧波获取宁静深邃的蓝色,象征包容与智慧;以溱潼会船节的热闹场景为灵感,提取热烈的红色,传递活力与激情;古建筑青砖黛瓦的灰色,则体现古朴与厚重。在实际设计中,泰州某银行品牌升级时,采用“水韵蓝”为主色调,搭配金色线条勾勒的水波纹图案,既展现金融行业的专业可靠,又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品牌好感度提升18%。
三、多场景深度应用:构建品牌文化体验矩阵
1、品牌标识与视觉系统:打造核心文化印记
品牌标识是文化符号应用的核心触点。以“凤”元素设计的标识,既呼应泰州“凤城”别称,又可融入水波纹、祥云等符号,体现祥瑞与灵动。泰州医药高新区的形象标识,以抽象化的DNA双螺旋结构为基础,融入水滴形态,既展现医药科技属性,又暗合“三水滋养”的文化内涵。在视觉识别系统中,名片、信纸、员工制服等延伸设计需延续核心符号与色彩体系。如某文化旅游公司的员工制服,以传统蓝印花布为面料,搭配简化的会船节船只刺绣,让文化符号贯穿品牌接触的每个环节。
2、产品包装与宣传物料:讲述品牌文化故事
产品包装是文化符号的立体展示窗口。泰州特色农产品包装常采用手绘风格,绘制千垛菜花田、渔民撒网等场景,搭配竹编纹理的材质,传递原生态的田园气息。文创产品包装则更注重艺术性,如“板桥书画”主题笔记本,采用仿宣纸封面,烫金工艺呈现书画作品,内页穿插文化典故解读,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
在宣传物料设计中,短视频、H5页面等新媒体形式为文化符号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泰州文旅局推出的“云游泰州”H5,以互动游戏的形式,让用户通过收集溱潼会船、京剧脸谱等文化符号解锁景点故事,上线一周访问量突破500万次。线下海报则通过大尺寸、高饱和度的视觉设计,强化符号记忆,如某美食节海报以巨幅蟹黄汤包插画为主体,搭配动态的蒸汽效果,吸引路人驻足。
3、线下空间与体验场景: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
品牌的线下门店、展厅等空间是文化符号的实体化呈现场所。泰州本地的餐饮连锁店“早茶铺子”,店内装修复刻老茶馆风格,木质桌椅、雕花隔断、青砖地面还原传统场景,墙面装饰以泰州民俗插画,餐具印有早茶点心图案,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地域文化。文化展览展厅则借助多媒体技术,如VR设备还原郑板桥书画创作场景、全息投影展示京剧表演片段,让文化符号从平面走向立体,增强品牌文化感染力。
四、总结
将地域文化符号融入泰州品牌设计,是传承文化基因与塑造品牌竞争力的双重需求。通过精准筛选符号、创新设计手法、多场景深度应用,能够让泰州的历史底蕴、民俗风情、艺术瑰宝转化为品牌的独特资产。在未来的品牌建设中,持续挖掘文化符号的深层价值,结合新技术、新趋势进行创新表达,将助力泰州品牌实现从地域走向全国、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