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设计

2025年5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开发布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庆纪念活动标识。这一标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其背后的设计背景及丰富含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铭记历史:设计背景的追溯​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人民便踏上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征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华大地遭受了日本侵略者的残酷蹂躏,无数同胞惨遭杀害,家园被无情摧毁,经济与社会发展遭受了沉重打击。然而,中国人民并未屈服,全民族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团结一心,共御外敌。无论是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还是敌后战场的灵活周旋,中国军民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与牺牲精神。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筑起防线,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百团大战则在华北地区向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民族精神。​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了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这一伟大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时光荏苒,如今距离抗战胜利已过去80周年。在这80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抗战胜利所带来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始终熠熠生辉。为了铭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精心策划并推出了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以此作为纪念活动的核心视觉元素,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让后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标识元素解读:寓意的深度剖析​

(一)长城:众志成城的民族脊梁​

标识中,长城的形象格外醒目。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防御工程,绵延万里,巍峨屹立于崇山峻岭之间。它不仅仅是一道砖石筑起的城墙,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的精神象征。在抗战时期,长城见证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中国军民依托长城的险要地势,顽强抵抗日军的侵略。长城防线成为了阻挡侵略者铁蹄的坚固堡垒,无数爱国将士在这里浴血奋战,用生命捍卫着祖国的领土和尊严。​

长城象征着全民族在抗战时期的紧密团结。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华儿女不分地域、不分阶层,纷纷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之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等各界人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战力量。这种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精神,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才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长达 14年之久,并最终取得胜利。因此,长城在标识中的出现,寓意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橄榄枝:胜利与和平的使者​

橄榄枝在标识中环绕着其他元素,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胜利赢得了和平。在漫长的抗战岁月里,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但始终怀揣着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为了实现和平,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终于,在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橄榄枝同时也寓意着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美好愿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因此始终秉持着和平共处的原则,积极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但局部冲突和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橄榄枝的形象出现在标识中,就是要向世界传达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呼吁各国人民携手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三)光辉围合而成的胜利之门:正义的凯旋与光明的未来​

标识中,由光辉围合而成的胜利之门,是整个设计的核心亮点之一。这一元素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在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的行为是野蛮的、非正义的,他们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紧密合作,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了国门,赢得了胜利。​

这一胜利之门,不仅是对过去抗战胜利的庄严宣告,更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景无比光明。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抗日主张、卓越的战略领导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如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胜利之门的形象,激励着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数字“80”与时间“1945—2025”均采用线性字体设计

线性字体设计以简洁的线条勾勒文字轮廓,摒弃了繁杂的装饰,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在抗战胜利80周年庆中,线性字体设计用于呈现关键信息,如数字“80”、时间“1945—2025”等,能够让观者迅速捕捉到纪念活动的核心内容。这种简洁有力的设计风格,契合了抗战胜利这一严肃庄重的主题,避免因字体设计过于花哨而分散注意力,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数字“80”明确了纪念活动的主题,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它是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标注,提醒着我们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了80年,但它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依然鲜活。时间“1945—2025”则清晰地勾勒出了抗战胜利的起始时间与当下的时间跨度,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实的重要坐标。1945年是抗战胜利的光辉节点,这一年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巨大喜悦和民族的尊严;而 2025年则是我们站在新时代回望历史的时刻,在这80年的时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组时间数字,见证了中国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历程,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战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深远影响。​

(五):红色+金色的色彩含义

红色在中国文化与抗战历史中,始终是极具象征意义的色彩。它首先代表着热血与牺牲,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中,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祖国的尊严与领土完整。

金色在LOGO中象征着胜利与荣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光明的胜利,金色闪耀的光芒,恰似胜利时刻的光辉,照亮了历经磨难的中华大地。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迎来胜利的荣耀时刻,是对全体抗战军民的崇高致敬。

三、标识的应用与传播: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抗战精神​

此标识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唯一指定标识,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它可用于各地区各部门纪念活动的环境布置,无论是城市广场、纪念馆、学校,还是社区活动中心,标识的展示都能营造出浓厚的纪念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历史教育和精神洗礼。在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标识将出现在宣传海报、宣传册、文化衫、徽章等各类宣传用品上,通过这些载体,将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传递给广大民众,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相关外事活动用品制作中,标识的使用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和平的追求,提升了中国的国际。​

在标识的使用过程中,也有着严格的要求。纪念活动标识使用应当严肃、庄重,不得任意修改、变形或变色,不能因放大或缩小破坏标识的完整性。这是为了确保标识能够准确传达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和精神价值,维护纪念活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标识不得用于商业广告、制作商标或其他任何商业性用途,不得用于私人庆典和吊唁活动,以避免对历史的亵渎和对纪念活动的不当利用。以纪念活动标识为元素制作的用品,要与纪念主题密切相关,不得乱用、滥用,确保标识的使用能够真正服务于纪念抗战胜利、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抗战精神的目的。​

四、总结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象征。它将长城的坚韧、橄榄枝的和平寓意、胜利之门的光明前景以及时间的历史坐标有机融合,生动地展现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通过广泛的应用与传播,这一标识将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也向世界传递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愿望。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标识,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